福州市晋安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场景
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养老中心乐龄学堂开展丝网花手工制作活动。
助老员为华安县兜底服务对象提供居家助餐服务。(资料图片)
助老员为霞浦县兜底服务对象提供居家助行服务。(资料图片)
助老员帮农村老人干活。(资料图片)
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外景
2024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推进福建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全方位健康运行,深入挖掘“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内需潜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满足老年人及婴幼儿居家照护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措施》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家政+养老”的融合。那么,什么是“家政+养老”?本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一次居家养老的家政点单服务
“在家养老点微尚,专业化养老服务让‘养老’变‘享老’。您好,这里是微尚生活服务……好的,您指定点单助老员刘焕英,对吧?……好的,我看一下后台助老员排期,再咨询一下她本人的意见。”12月17日8:30,福州市晋安区茶园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后台接到了居民庄淑华的电话,接线人员马上把情况反馈给网络主管。
网络主管立即拨打刘焕英手机:“英姐,华姐又需要你了!15分钟后到,2小时助洁,可以吗?”
“行,没问题!”刘焕英开心地回答。
很快,庄淑华的电话里传来接线员的回复,“刘焕英15分钟之内可以到达”。
庄淑华今年71岁,老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住在茶园街道10多年了。去年8月,她开始成为微尚生活的客户。一年多来,只要排期允许,她都指定助老员刘焕英上门做清洁服务。
8:45,穿着微尚生活的服务工装、背着定制服务包的刘焕英敲开了庄淑华家的大门。她掏出手机,在工作平台服务端确认电子地图定位无误后进行网络打卡,这次上门助洁服务便开始计时了。
今年59岁的刘焕英是河南省郑州市人。之前,定居福州的她在儿子开的餐饮店里帮忙,去年9月才在58同城网站应聘到微尚生活工作。短短一年,她已经成为明星助老员。
这次服务点单是2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动作麻利的刘焕英便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助洁服务。眼见点单的服务时长还有剩余,她便走到庄淑华身边,问道:“华姐,我给你按摩按摩?”庄淑华笑了:“小妹,我这肩膀有点不舒服,你给我捶捶?”一来二去,两人像往常一样聊开了。
“小妹老夸我年轻,其实我不年轻,可我这心里就高兴。”庄淑华一口浓郁的东北普通话诚挚而质朴。
刘焕英微微有点害羞:“想着自己也快60岁了,就琢磨着怎样更好地护理老人,怎样让老人高兴、让老人舒服。别人高兴了,我自己也高兴。”
在茶园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俞春娟眼里,刘焕英是一位明星助老员。“她考了专业的护理员证,还会理疗、急救、艾灸、理发、剪指甲,每月还参加一次专业复训,哪样都不差。”
刘焕英显然也很满意助老员的工作:“扣除掉个人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一个月工资到手5000元,自己和家人都满意,挺不错。”
茶园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在街道不同地方布设了6种业态功能馆,分别是:4:30课堂、书画馆、心疗馆、中医馆、声乐馆、体能馆。老年居民经常可以享受免费或低于市场价的各类服务,如书画课、体能课、养生课、舞蹈课等。庄淑华在智能手机课上学会了剪视频、玩抖音、做美篇,还学会了使用“微尚生活服务”的养老商城。
在记者面前,庄淑华分别演示了从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等3个入口搜“微尚养老服务”,登录商城后,她熟练地逐个点开居家照护、康复护理、家电清洗、适老改造、老年用品、安全照护、社区托养、定制服务等菜单。“你看,‘上门修剪指甲’只要39元,‘上门理发’只要49元,‘陪诊就医’只要99元,鼻胃管护理12次套餐1899元,导尿管更换12次套餐1899元。像我点单一次2小时助洁服务,消费才100元出头,我感觉挺好,给好多亲朋好友都介绍过。”
俞春娟介绍,庄淑华当天的电话订购就属于定制服务,另有网络版,网络客服将定制内容按电子模板生成网络订单,发给网络主管审核,核发后,由网络客服将订单链接发给客户,手机一键订购即可。
2个小时后,刘焕英工作完成,在手机平台的电子工单上签退,拿纸质工单给庄淑华签字,按时离开。
当天19:00,庄淑华接到了客服的电话回访,她像往常一样表示“很满意”,刘焕英的工单正式结束。
从2017年以来,福州市晋安区已经开展了3轮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2024年8月开启的3.0版本,辖区内另有5个镇街复制了茶园街道“家政+养老”的模式。北京市委改革办和该市4个辖区,西藏、宁夏、江苏、辽宁,以及福建省内九市一区的党政领导都相继来茶园街道考察交流“家政+养老”的经验。
那么,“家政+养老”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呢?
“家政+养老”是如何运行的?
简而言之,“家政+养老”,即用家政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居家养老的问题。显然,刘焕英和庄淑华的这次服务订单就属于典型的“家政+养老”模式。可以看到,这种新模式正带给老人全新的体验和获得感。
“家政+养老”居家养老新模式是如何架构的呢?
在全力推进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中,福州市晋安区按照一镇街一中心连锁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招商引资、比选招标的方式,在茶园街道引进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率先建成街道层级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让长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家政+养老”以此服务中心为依托。
在“家政+养老”新模式运行的过程中,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2013年被恒锋信息控股收购并专注于为老事业。依托母公司恒锋信息在智慧平台方面的技术优势,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集档案管理、活动管理、服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以呼叫中心为信息中枢,构建以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紧急救援、安全照护为核心的服务管理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上,联手茶园街道探索建设功能互补、体系闭环的区域性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联合体。
茶园街道养老负责人潘邦良解释,在服务的供给侧,茶园街道探索依托线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线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创新“1+6+N”养老服务新模式,即打造1个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6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态,延伸居家照护、康复护理、家电清洗、适老改造、安全照护等N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体而言,就是以辐射所有社区的1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创集“平台+照料中心+服务站+助老员及加盟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家政+养老”新模式的兴起,与此关系密切。
在“家政+养老”的服务链上,“社区”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微尚生活福州市晋安区项目经理柯捷祥表示:“获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最大渠道端在社区。”
福州市晋安区民政局局长林勇认为,在居家养老服务链上,在社区建立的各种养老服务设施和嵌入式机构,相当于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触角和前站,扮演着分发和对接各类需求信息基地的作用,是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无缝衔接的中介。
林勇进一步分析,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进行战略合作,既是社区赋能服务机构,也是服务机构助力社区事业发展。一方面,社区以政府公共服务“毛细血管”和居民管家的身份,挑选服务机构,作信用背书;另一方面,在为经济困难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方面,社区择优挑选,形成长期稳定合作,有利于优质养老服务机构脱颖而出;最后,社区可以帮助服务机构从基础信息、健康状况、老龄保障、亲友信息、需求评估、个性服务等维度为老人建立档案信息库。
“在帮与扶的过程中,社区很好地完成了自身的使命,实现了双赢。”林勇说。
家政切入养老领域大有可为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地在政策制定、财政拨付等方面综合施策,以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提出,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
采访中,各方均表示,“家政+养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居家养老仍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其中,对于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家政切入养老领域大有可为。
百度百科发布的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其中,第二次婴儿潮自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开始,持续至1973年。10年间,全国共出生近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如今,这批人口正逐渐步入老年。
福建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底,福建省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是767万,现在在机构养老的不到7万。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大养老方式彼此交融,但居家养老相关形态在福建省占比一直最高。
家政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既是不同领域,又存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彼此交叉的情况。当下,随着以“六助一护”(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和上门照护)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规模日益增大,家政服务已经逐渐成长为居家养老服务中体量最大的一类专项服务。
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失能老年人照护是失能老年人及家庭的刚需,也是缓解全社会养老服务焦虑的有效办法,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9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推行“家政+养老”,即以家政服务的方式解决居家养老的问题。
《若干措施》提出了五大举措:构建“福见康养”公众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规模化连锁化服务企业,推动“员工制”发展;拓展从业人员培训培养路径,满足“多层次”需求;完善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可追溯”机制;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试点,实现“整体式”联动。
福建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一老一小”专班负责人许胜介绍,《若干措施》的出台是一着先手棋,有许多后招蓄势待发。
第一招是,实现对“员工”的管理,准备明年上线“万福通”养老服务交易平台,以此连带推出居家上门服务证,绑定服务人员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追溯体系,以信用加保险的资格认证和赔付体系,实现服务人员与被服务对象的权益双保障。明年,将在全省安排10个县(市、区)做先期试点,探索线下线上融合。
第二招是,从对“员工”的管理上升到对“企业”的管理,助力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建立“员工制”管理模式。推动散乱的中介组织和自由职业者进入社保体系,逐步消化掉原先中介式的服务模式,引导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剔除盲区、走向正规。
第三招是,从对“企业”的管理上升到对“行业”的管理,引导推动服务标准提质升级。全方位推动推荐性行业标准、强制标准、地方标准、细分标准的出台和更新,联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出台,使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从“买得到”到“买得好”。
许胜举例分析,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主要从事普惠性、基础型的家政服务,在服务品质、监管效能、行业发展等方面还不够规范。随着养老服务需求量递增,对规范性、标准性、技能性的要求就会成规模地出现。
福建省民政厅的调研显示,目前,全省有通用青鸟、微尚生活、厦门智宇、金太阳、江苏禾康等二十几家涉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省内外品牌企业。
“我们看到了家政和养老之间互通的社会需求、实际案例和成功模式,才提出了‘一老一小’家政服务新思路。希望以政府前瞻性的思考、战略性的引导、预警式的布局,引领一批养老服务企业优质、快速地成长,从容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许胜说。(文/图 记者 陈尹荔 实习生 郑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