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9月19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在桂林举办。
本届展会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签署及《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收官为契机,全面升级展出规模、参展业态及配套活动,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据初步统计,展会期间共吸引观众约18.9万人次,举办专业洽谈会3700多场,各国参展商累计达成合作意向金额约24.6亿元,成效显著。
本届旅游展区共设置6个主题展馆和1个入境旅游服务中心,包括中国旅游馆、文化旅游遗产和文旅推介馆、旅游装备馆、桂林馆、广西文旅馆及境外旅游馆。共有42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参展,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东盟10国全部参展,老挝担任本届重点推介国。国内共有14个省(区、市)参展,北京市为重点推介市,广西14个地市全部亮相。参展企业达1350家,展位数1720个,较去年增加600余个,特装率达89%,创历史新高。
展会期间共举办73场配套活动,包括开馆仪式、嘉宾巡馆、旅游企业对接洽谈会、跨境旅游对话、文旅系列推介会等,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区域旅游合作走向深入。
本届展会聚焦AI人工智能、智慧文旅、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科技与文旅体验。30多家领先企业带来多项创新应用,如VR“低空飞行俯瞰漓江”、AI定制桂林山水奶咖、全息影像旅拍、数字人导览等,为观众打造“可感可触”的智慧旅游新场景。
展会以“入境游”为突破口,通过“展览+活动+交易”立体模式,推动中国与东盟旅游资源深度对接。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对话为“双向流动、双向赋能”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展会定向邀请70名东盟、日韩及港澳地区优质旅行商和80名国内买家开展“一对一”洽谈。“文旅大戏·走进广西(第二季)”同步启动,促进文旅与金融资源融合。桂林—东盟旅游合作推介会发布针对东盟游客的专属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展线路互联、农产品贸易及文化艺术交流。
未来,旅游展区将立足中国—东盟博览会“镶钻成冠”新阶段,推动双方从“地理相邻”向“发展共生”升级,进一步夯实文化旅游领域合作基础,拓展合作空间,共同应对全球旅游市场挑战,共享发展新机遇,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